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化折扣
一个原本非常好的题材因为跟风作品的垃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烂掉,造成人民的观影疲乏。在**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僵尸题材,赌博题材,都是引起一批观影潮流,可是短短的几年里,就出现了近百部跟风作品,这一点的后果没多少人去考虑,他们只知道想办法赚钱!哪个题材火了,他们就拍这个题材,不管多滥,借着上一部电影的东风还能赚上一点。说难听点,那些人就是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电影交流的意义就在于‘互相讲故事’,传播各自的世界观,了解对方的内心,从而达到情感和文化的沟通。这是迪尼斯副总裁的名言,我们华夏泱泱大国,文化底蕴比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强盛数倍,可是为什么就不能传播出去?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神秘的东方国度,但是却是少得可怜会经过电影来了解咱们国家。这就证明,华夏电影在海外虽然步步高升,但总体来说,还是失败的。” “美国票房是华夏的7倍左右,几乎全是靠‘美国制造’取得的,华夏票房中只有一半为‘华夏制造’,另一半则靠进口大片取得,这种票房模式是极不稳定的。美国一年电影只占全世界电影产量的百分之五,但是却能占据百分之八十的票房,这其中应该让我们很好的反思,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据我所知,在国外电影,他们收回成本的方式也是值得学习,一部电影票房只占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四分之三全部来自电影的衍生市场以及关联产业。这种产业链,如果能在华夏把握我,对华夏电影是很非常有利的刺激。可是偏偏相反,国产电影在国内取得上亿的票房,但是在国外只有几万美元的收入,其中比率大的惊人。有人说,咱拍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