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银耳蜜枣乳鸽盅
。 那一幕正好被老板娘看到,她看起来有点讨喜的眉眼瞬间就垮了下去,变成了人们能够轻易识别的低落:“这些人都吃不习惯我的汤啦,问他们到底是不喜欢哪里也说不出来,总之就是不喜欢啦。” 沈何夕回味着那盅汤里的鲜甜味道,心里大概明白了。 在华夏人看来,哪怕这个人并不是粤地的本地人,他们对于这种长久煲制的汤也都是尊重并且期待的,他们会期待这一碗汤的滋味,也认同这一碗汤里包含的滋补理念,这一份期待与认同是华夏的饮食文化里已经带有的,所以这一盅汤在入嘴之前已经有了天然的调味基底——在这一点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华夏人和腐国人看待这个汤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在一个当地人的眼中,这个汤可能看起来只有寡淡的白色菌类和蜜枣除了沈何夕,其他人的碗里都没有rou。食材上乏善可陈,味道上不咸不淡,口味的层次感上也缺乏可取之处……这么说起来也难怪会被放在一边不去享用了。 似乎被那碗汤影响,在正式拍摄的时候,老板娘的表现有一点失了水准。 沈何夕听见老板小声地对老板娘说:“拿错啦,我要的是板栗,不是冬菇。” 这种情况渐渐发展到了已经年近五旬的老板娘似乎要哭出来了。 今天他们要做的菜是改良的菠萝饭,说起来真的是比较简单的一道菜,连中场休息的时间都没有。